杭州人过春节:大年初一泡图书馆
2023-01-24 11:03:59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unknown 阅读次数:991
记者 潘卓盈
大年初一,都有谁会去泡图书馆?农历新年第一天,大家进图书馆都做些什么呢?
今年1月初,杭城著名文化学者、史前史学家、原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毛昭晰先生去世。浙江图书馆梳理出档案,毛昭晰生前不仅爱书如痴,还是一位连续35年大年初一都会到浙图拜年报到的老读者,从1984年到2018年,整整35年,几乎没有一年落下。
像毛老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热爱图书馆、痴迷阅读,在读书中成长的杭州人还有很多很多。
除了读书、借书
还能拍全家福、领福字春联
昨天大年初一,走进位于市民中心的杭州图书馆总馆大厅,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今年的主题是——阅读悦人生·迎春展宏“兔”。
杭图这几年正月初一到初三都有个传统项目,你不仅可以在图书馆免费拍一张新年全家福照片,还能收到书法家书写的对联、福字。同时,你来杭图借阅图书还有机会获得兔年礼物一份。怪不得大家越来越喜欢过年泡图书馆了。
大厅里人来人往,接福字、领春联、拍全家福,不少是带着孩子来图书馆感受这份难得的书香年味的。正月初一当天到馆人数超千人,借阅图书519册,还开展了9场阅读活动。
丁先生每年都会到图书馆拍全家福。“女儿今年12岁,本命年,仪式感还是要有的。”他展示了去年一家三口在杭州图书馆拍的全家福。“你看这照片,小姑娘高了木佬佬。新年我们做父母的心愿很简单,就是希望一家人平安健康,女儿学习成绩能继续‘兔’飞猛进吧!”
带着小学六年级儿子来泡图书馆的李先生有些腼腆。准确地说,是他跟着儿子李硕来逛图书馆。他不看书,儿子去哪个架子找书,他就跟到哪,安安静静在旁边陪着。
“我问儿子,正月初一想去哪玩?他说想来图书馆看看书,那我肯定听他的。”李先生老家安徽,平时在工地开车,“儿子跟我在杭州上学,马上念初中了,也难得休息,就带他到处逛逛。我们住得离这里比较远,平时没时间过来的。儿子很早就听学校老师说这里有个大图书馆,一直想来看看。”
小李硕展示了他正在读的书,来自网络文学作者辰东的玄幻小说《完美世界》,“我什么书都喜欢看,反正钻进书的世界里,挺解压的。”
73岁退休机修电工
连续十几年正月初一来自学俄语
走上二楼阅览区,老远就看到一位戴着高度老花镜、趴在书桌上抄书的瘦削老先生。和他打招呼,沉浸书里的他好半天才回过神,不好意思地推推眼镜。老实说,我真的被他胸口这本外文摘抄本惊到了,一笔一画实在太工整了,脑海中闪过无数个设想,眼前这位,莫非是,翻译家?学者?大学老师?
老先生像是猜出了我的疑惑,他摘下老花镜,给我看桌上翻开的书的封面——《现代俄汉双语词典》,他笑笑:“我只是喜欢抄点单词,喜欢而已。”老先生叫张滨发,1950年出生,算算73岁了,退休前是杭州羊毛衫厂的一位机修电工。
“我家住夕照新村,很近的,走过来20分钟。记不清来几年了,退休后的10多年里,每年正月初一没事的话,我都会来图书馆。”张老先生说,“杭州本地人过年,不必要走什么亲戚的嘛。我想想明天周一图书馆闭馆,今天无论如何要过来学学俄语。学语言这个事,一天都不能断,哪怕大年初一。你一断,再捡起来就陌生了。”
我问老先生为什么自学俄语?他摆摆手:“和你们一样,从小就要学。你们这代人学英语。我们那代,没的选的,中学的时候,学的全是俄语。”张滨发认真地在本子上给我写下他的初中校名:“杭州第二初级中学,现在这所学校应该已经没有了。我们那时候,从初中开始就要学俄语。”
年少的时候不知为何要学,晚年再捡起来自学,大概是为了追忆青春里的那份印迹吧,当然,更多的是,“唯有热爱,方可抵岁月漫长”。
张老先生一页一页地给我看他手抄的俄语单词本,像抚摸一份珍贵的艺术品,“你们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啊。我们以前一直忙自己的工作,没有机会学习,我现在只想多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这么朴素的一个道理,活到老,学到老。”张老先生说,“很多人不理解,我一把年纪了,还在埋头学这些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外语做什么。我觉得不是,学习也是爱好,我现在能慢慢看懂俄语的小册子,听懂俄语电影,就兴奋得不得了。”
上紧发条的年轻人
正月初一泡图书馆学习
逛完新年第一天的杭图,发现更多的身影还是年轻人。
为什么选择正月初一来图书馆?面对我这个问题,1995年出生的小金脱口而出:“时间都是抠出来的!”他快人快语:“假期第一天,你不学习,心就散了,任何节假日都一样,我都是先紧后松,给自己上个发条。”
小金是杭州本地人,住得离图书馆很近,正备考一级建造师,“我是做工程方面的咨询工作的,今年9月份就要考证了,按理说还来得及,但四门考试难度也不小。平时太忙了,所以必须抓住每个休息日的机会。”小金感慨时间都是公平的,无论拿来玩还是学习,“我只考上了大专,两年前通过了专升本,学历的提升,对自己找工作待遇方面的上升都是显而易见的。”
春节期间的杭图自习阅览室不像平时那样一座难求,但姜女士在回答我问题时,几乎连眼皮都舍不得抬一下。“真的来不及了。我因为工作需要,需要考出AFP(金融理财师认证)和CFP(注册理财规划师认证),只有六次单位提供的免费考试机会,万一都通不过,那只能自费考试。考试费挺贵的,2000元一次。”在银行工作的她连回老家都放弃了,只想趁着休息给自己充电,“平时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1点,很难静下心来看书。春节刚好我能集中精力学习复习。”
本版摄影 记者 潘卓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