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爱软件下载 > 文章教程 > 网络热点 > “只听过没爬过”的九曜山

“只听过没爬过”的九曜山

2023-05-09 11:43:18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unknown 阅读次数:935

上接07版

鲜为人知的九曜山造像

与以上几条有平整游步道台阶、可直通山顶的游览路线不同,现在要说的,是九曜山西侧的一条“野路”。

入口在虎跑路四眼井的一处停车场,如果不是有熟人带路,多半会迷失在这条没有台阶的崎岖土路上。

因为过于坎坷难行,植被茂盛,这条路很难直通山顶观景平台,那为什么非走不可?

就在它的山腰间,藏着一组九曜山造像,鲜有人知,直到近几年才被发现,因为保存完整,它的发现让学界极为震撼。

2022年9月,杭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就有它们,今年2月入选了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示名单。

经过诸多专家学者调查和考证,这里发现的摩崖造像共包括一龛刻经龛、三龛造像龛及其他题记,合称九曜山摩崖龛像,又叫九曜山造像。最早雕凿年代,专家认为是距今1000多年前的五代吴越国时期。

经过一段崎岖蜿蜒山路,最先遇到的是洞口一尊单立的观音菩萨造像。

洞内则是另外一组七尊造像,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怎么判断他们是吴越国造像?主要看佛像风格特征,如身后的背光,都是呈葫芦形,这是吴越时期典型的宝珠形头光与身光组合,内匝雕团花纹,外匝饰火焰纹。

这组造像对面的石灰岩山体上,有一块长方形的磨光幅面,上面原本是有刻字的,但因年代久远,字迹已经风化难以辨别。

根据专家判断,这面石壁刻的是《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是目前仅存的五代吴越国天然崖壁摩崖刻经原物,与洞窟造像一起出现,这种佛像配经文的刻法,在东南地区尚属首例,弥足珍贵。

为什么造像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山体本身形成了一个屋檐式结构,正好为这组造像遮风避雨。再加上它处在茂密山林中,不太容易被发现。

谁会在这样荒山野岭的地方造像?答案是,吴越王钱弘俶。

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筹)副主任、浙江省石窟寺调查专家组成员魏祝挺等专家考证后认为,九曜山摩崖龛像及其所属寺院,与吴越国高僧永明延寿禅师可能有密切联系。

延寿禅师当时在杭州永明寺(即今天的净慈寺)修行,通常会在日暮时,前往别峰念佛。山下行人路过,听到山中他修行的地方传来螺呗(注:寺庙中作法事时的法螺、梵呗声)天乐之声。这件事情传到了吴越国王钱弘俶这里,就为延寿在别峰修行之地建立了西方香严殿。这个修行地,就是现在九曜山造像所在地。

再往前大概一两百米,在几株歪斜树木旁的崖壁上,还有一窟北宋华严三圣造像。三尊造像面容清瘦,底座是莲花腾云。

看完造像,最好原路返回。如果再往前能到哪里?太子湾公园的听涛居停车场。但这段路不太好走,一般不建议前往。

画坛巨匠潘天寿长眠于此

最后一条爬九曜山的路线,在莲花峰路上。具体来说,是在九曜山隧道口旁,清水湾大酒店后面。从这里上山,主要是前去瞻仰现代画家、教育家潘天寿墓。

潘天寿纪念馆在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边上,他的墓却很少人知道。1971年9月5日,潘天寿去世后,就葬在九曜山南麓。

爬完一段长长的台阶,登上一片开阔平台,会出现一座非常有现代感的听天阁诗亭,是2009年新修建的,由潘天寿的儿子潘公凯等人设计,分上下两层。整体造型呈一个拉长的古体“寿”字,而“寿”字最后的一“点”,则是潘天寿与其夫人及长子的合葬墓新址。

亭子里外的墙上,镌刻了潘天寿《听天阁诗存注》中的诗作,共200篇,约1600字。

听天阁诗亭背靠着一整面光秃秃的山壁,雄阔、奔放、粗豪,像是潘天寿笔下的巨构大尺幅作品,霸悍又极具气势。

九曜山一直是西湖南面一处风水宝地,不少历史名人的长眠地。

除了潘天寿,还有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清朝学者魏源。他的名句你一定听过:“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63岁时来到杭州,潜心佛学,1857年身故后,就葬在九曜山方家峪。

趁着好天气,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去爬一趟九曜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