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爱软件下载 > 文章教程 > 网络热点 > 文明原点 薪火相传——“八八战略”指引下的良渚新使命

文明原点 薪火相传——“八八战略”指引下的良渚新使命

2023-06-27 11:44:30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unknown 阅读次数:140

良渚先民生活场景(方建飞摄) 2019年7月6日,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3届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部长阿布法斯·加拉耶夫的木槌重重落下,“良渚古城遗址”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王川 摄) 莫角山宫殿区 小莫角山 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供图

(上接A01版)

文明原点的叩问:良渚往何处行?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

草树相蓊郁,稻田淡云遮,这是盛夏时节从空中俯瞰良渚遗址时给人的直观感受。

良渚的故事,站在历史的高岗上看,是一个不断被讲述的过程。这个过程,因文保的成就而兴,更源于发展定位、保护理念的坚定书写。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习近平观看了良渚文化保护纪录片,听取情况汇报。那时,良渚遗址发现的脉络不可谓不清晰:1936年,施昕更发现良渚黑陶;1959年,夏鼐命名“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发掘贵族大墓;1987年,瑶山发现祭坛;1992年,莫角山遗址成功发掘……

但新世纪之初,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也叩问着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大地——

《习近平浙江足迹》中描述了习近平同志来到良渚遗址时,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山石裸露,满目疮痍,茫茫荒野上,尘埃漫天飞扬,几十家矿场的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

会上,习近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与会者当中,就有良渚遗址的发现者、考古学家施昕更的后人施时英,他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习近平同志态度非常坚决。”

掷地有声的话语,让记忆的时钟拨回到1936年11月3日下午2点,正在野外考察的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馆员施昕更,有了一个偶然的发现:在一个干涸池塘的塘底,躺着两片“黑色有光的陶片”。

经过大量的书籍查阅,施昕更得出初步结论:这陶片来自遥远的石器时代!它背后所承载的文明,必将向世界亮出一把丈量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标尺!

他兴奋地写道,“我对于这遗址的研究,更加迫切,乃不揣谫陋,毅然负责做三次小规模的发掘工作,得到意外的收获,在江南考古工作上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吧!”

1938年秋,施昕更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一书几经波折终于问世,良渚文明第一次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此后的80多年,一代代考古学家在良渚接续研究,这片“美丽的小洲”成了世人认识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

2004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对良渚遗址管委会工作汇报信的批示中强调,良渚文化作为长江下游史前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在中国文明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护好良渚文化遗址,对于守护好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守护住历史,就是守护住了文脉,守护住了民族的根和魂。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下,严重影响遗址保护的石矿场关停,“炮声”不再,青山还绿,考古工作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不断迎来新的高潮。

2007年,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

2009年至2015年,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显露真容……

这片土地,就如“良渚”二字的字面意象,在学者的勾勒和世人的见证中徐徐展现——这里有着长堤拱卫的丰美水草,有着逐水而居的稻作画卷,有着令人惊诧的精湛技艺;有着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更有国家社会的完整雏形……

一幅真实、完整的古代中国图景,欣欣然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明历程的长歌:弦歌不辍的路途

曾有专家这样评价:“良渚,是在考古语境中最清楚的一座城。”

何谓“清楚”?

夏日的晌午,我们在遗址公园走着,放眼望去,狼尾草郁郁葱葱,标识着良渚先民“堆墩”而居的生活区域。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遗址的发掘无疑是一项百年工程——但即便如此,发现的成果已经足够我们勾勒出这座城池的宏大尺度:

以石为基,以土为墙,引水入城,宫殿、王陵、粮仓、城门、水利设施、玉器作坊格局分明,在宽40米到60米的城墙拱卫下,王者居于正中台地,俯瞰四野——阶级的分化、城乡的分野清晰明白。

良渚的横空出世,定义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时间坐标,使中华文明有了一块可以与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文明遗址并列的文明高地。

2008年10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再次视察良渚遗址保护工作。

“习近平同志多次嘱咐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良渚遗址,反复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勉励我们把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时任良渚博物院院长的蒋卫东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

从古代中国的考古实证,到现代中国的文明表达,良渚承载起更深刻的历史使命——

2016年6月13日,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联名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遗。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统筹安排,申报项目要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2019年7月6日,里海之滨的阿塞拜疆巴库,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锤定音,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这样评价: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作出的卓越贡献,是东亚和中国五千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申遗成功后,一座20米高的雕塑《良月流晖》在遗址公园入口处落成,雕塑勾勒出天、地、人的意象,象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原动力。创作者韩美林说:“良渚遗址,是文明古地,是文化高地,也是艺术圣地。我们应当让沉睡在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画本里、书法中、雕塑间、陶瓷上,都重新活起来。”

从2020年开始,杭州将每年7月6日定为“杭州良渚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对此评价:“有理由相信,良渚古城遗址还会保护利用得更好,良渚文明的故事还会传播弘扬得更广。”

(下转A03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