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杭州 离超大城市仅一步之遥?
2023-07-27 11:41:10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unknown 阅读次数:507
楼宇密集的杭州老城区
夜晚杭州街头密集的人流 本版摄影 记者黄煜轩
记者 黄煜轩
国内哪些城市是超大或特大城市?
杭州是超大城市还是特大城市?
很多关心城市发展的网友,喜欢讨论这些问题。以杭州为例,过去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座围绕着西湖的中等城市,如今更多人会觉得这是座跨越钱江两岸的特大城市。
其实,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都属于我国对城市规模的分类,划分依据是城区常住人口总量。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杭州的城区常住人口总量已达993万人,属于“特大城市”。
按照该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标准,杭州距晋级“超大城市”仅一步之遥。而且,按近年杭州的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布局情况推算,今天的杭州,或已达到了超大城市的标准。
全国11座特大城市中
杭州城区常住人口最多
根据国务院201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总量在500万人以上、1000万人以下的城市,可称为“特大城市”。多于这个人数,可称“超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和全市常住人口并不相同。大部分城市都会在第二年年初公布上年年末的常住人口数据,这一数据大多指的是全市的常住人口总量,如2021年末杭州公布的常住人口总量为1220.4万人,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城区常住人口总量为993万人,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城区常住人口,指的是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的常住人口。杭州的上城、拱墅等主城区市辖区以及萧山、余杭、临平等大片城区的常住人口为城区常住人口,桐庐、建德和淳安等部分区域的人口则不被计入城区常住人口。
目前,全国有11座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900万人的有2座,杭州和东莞。杭州是11座特大城市中城区常住人口最多的。
在长三角区域,杭州的城区常住人口仅次于上海。长三角还有南京与合肥是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693万人和642万人。西安、郑州的城区常住人口总量都超过700万人,也是特大城市。
此外,山东的济南和青岛也位列特大城市。东北地区也有两座,沈阳和哈尔滨。在网络上有着超高人气的网红城市长沙,也是特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
即可晋级为超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总量超过1000万人,就可以晋级为超大城市了。目前全国有8座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和武汉。
城区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上海,总量达到2489万人,是唯一超过2000万人的中国城市。超1500万人的有北京和深圳,分别为1916万人和1768万人。重庆和广州的总量都在1320万人上下。成都为1187万人,天津为1165万人,武汉为1094万人。
不同规模的城市,不仅人口、面积、建设体量不同,更在全球和国内经济体系中发挥不同的功能、拥有不同的定位和地位。
不同的国家或组织研究机构,对城市类型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标准。
在城市学家看来,我国的超大城市与国际上定义的“国际大都市”意义相仿。这类城市拥有大量常住人口,因人口集聚带来了强大的经济和产业实力,有着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并形成了相当的辐射力和城市影响力,推动了一个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从现有数据看,城区常住人口总量达993万人的杭州,是最接近超大城市标准的特大城市,距晋级超大城市仅一步之遥。
过去,杭州的城市规模偏小,城区常住人口的总量相对较少。近年来,杭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中心蔓延式扩张,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建成区面积已增至801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城市吸引力增强,杭州的人口流入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常住人口总量还在快速增长,且大多集中在城区。
截至2022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总量为1237.6万人,较上年增加17.2万人。如果增加的17.2万人中,有超过7万人常住在杭州城区,杭州实际上就已经晋级到超大城市了。
预计到2035年
将有1500万人生活在杭州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生产力,更离不开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人。人力越强大,相应城市发展的动力也会越强大。
据预测,2035年杭州的常住人口规模在1500万人左右。但为了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杭州按照2000万服务管理人口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配置。
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的人口规模预测研究,综合考虑了放开三孩政策和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等多种情景,是在大量研究分析和预测比较,以及考虑影响人口增长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的。
杭州的人口增长,离不开全国的人口发展大背景。
据权威人口学者和相关专业机构预测,伴随着老龄化加剧、婚育妇女减少等普遍趋势,我国人口规模将在未来15年内迎来峰值。与过去10年不同,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蓄水池”,在未来15年会越来越小,城市间对人才的争夺将空前激烈。
而杭州,将始终坚持宜居舒适天堂的目标,合理控制人口,保持适宜的总量,实现杭州人独特的诗意栖居和奋斗乐业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