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救我的孩子!”跨越2000多公里 妈妈的坚持换回健康的孩子
2023-04-12 11:16:02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unknown 阅读次数:672
记者 张慧丽 金晶 通讯员 王蕊 金丽娜
2019年冬天,冷风刺骨,青海的气温已降到零下。抱着才5个多月大,却几乎陷入昏迷的儿子小然,瘦弱的李清敲遍所有亲戚朋友的家门,只为借钱给孩子治病。
如今,看着每天调皮捣蛋根本闲不下来的小然,每每回忆起那段日子,李清都无比庆幸当初的坚持。
器官移植是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器官移植数量和质量,代表着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引领着学科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要移植,找浙一”,成为很多苦苦求医的器官衰竭患者口口相传的经验之谈。
2021年,浙大一院获批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当时全国仅有9家。国家医学中心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其定位和要求的其中一点,是打造临床医学高峰。
打造器官移植高峰学科,浙大一院不仅跑得快,而且跑得全面;不仅技术高超,诞生了多个全球首创,移植存活率也成绩斐然。
在浙大一院,多学科移植全面发展,除了单一器官移植,还不断挑战肝肾联合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高难度复杂移植手术。此外,移植团队还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胰腺癌根治手术技术体系”,在常规胰腺癌根治术中大胆运用小肠移植技术,解决了部分中晚期胰腺癌患者通过常规手术无法切除的难题,大幅提升了切除率和患者生存时间,完成数量和效果均国际领先。
在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浙一人”心中,器官移植“质”远比“量”更加重要。每位患者良好预后的背后,不仅包含高超的手术技术,还有围术期管理、术后抗免疫排斥反应等一揽子问题,是多学科协作、共同成长进步的硕果。
今天,快报记者回访了在浙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进行器官移植的四个家庭,看看换过器官的他(她)们,如今生活得怎么样?
1/
浑身发黄,肚子鼓得像气球 确诊先天性胆道闭锁
2019年6月,小然出生在美丽的青藏高原。
刚出生几天的小然整个人黄黄的。“以为是普通的生理性黄疸,过几天会好的。”李清给小然喂下医院开的退黄药,每天多晒晒太阳。可直到满月,黄疸不仅没退,数值还越来越高。
“我们这里的医院水平有限,医生说疑似胆道闭锁,可到底是不是他们没法判断。”过了几天,李清和丈夫带着小然去北京求医,确诊先天性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的孩子胆汁无法从胆管顺利排出,随之浑身蜡黄,变成“小黄人”,并逐渐发生不可逆转的淤胆型肝硬化,终至肝功能衰竭、肝昏迷。大多数胆道闭锁的孩子会在1年内因为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尽早手术是治愈的唯一希望。目前较为成熟和通用的手术方式为葛西手术和肝移植手术。
医生告诉李清,出生后两个月内是葛西手术的最佳时期,可将近10万元的手术费用对这户贫困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孩子的爷爷年纪大了,奶奶是残疾人,一家五口,就靠小然爸爸每个月起早贪黑送快递赚来的5000多元生活。”
全力救治的理由有千万种,放弃救治往往只因无法负担医疗费。万般无奈,夫妻二人抱着儿子回到青海。
2/
“我一定要救我的孩子!”
李清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苦却什么都做不了,决定带小然去离家不远的中医诊所试试。
每天早上,李清抱着小然去诊所针灸,头、脸、手、脚、肚子……小小的身体扎满了长长的银针。每次针灸持续一个多小时,小然哭到精疲力竭,李清同样心痛到无以复加;小然不喝中药,李清就自己每天喝三四次,希望通过母乳喂养也能对孩子起作用……
然而,小然的情况越来越差。5个多月大的时候,整个人黄到发黑,肚子鼓得像气球,每天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几乎无法叫醒喝奶。因为不喝奶,小然完全没有大便,小便也只有每天1-2次,尿液颜色浓到像冰红茶。当地医生让李清“回去准备准备”,就连亲戚也劝她放弃。
“我在网上查到肝移植是最后的希望。我一定要救我的孩子!”
当时已经是12月,气温零下,寒风刺骨。瘦弱的李清抱着几乎昏迷的小然,敲遍所有亲戚朋友的家门借钱。 加上家里的积蓄,两万元,是用尽各种办法筹到的钱。拿上两万元钱,李清带着小然来到上海。“上海的医生看我们可怜,告诉我杭州有一家浙大一院,可以免费为小然这样的孩子做手术。”
免费做手术?李清不敢相信。“但就算是骗人的,我也想试试,迈出步子总比等死好。”
3/
“‘我们一起加油’,这句话给了我力量”
2019年12月22日,李清带着已经昏迷3天的小然来到浙大一院,有一位医生专门等着她。“当时,小然每一项检查指标都是异常的,肚子胀到仿佛下一秒就要被腹水撑破,但那位医生跟我说‘我们一起加油’。这几个月,经历过太多的否定和拒绝,他可能不知道,这句话给了我多大的力量。”
决定手术,小然爸爸立刻放下工作从老家赶来。经过配型,李清和丈夫都可以成为供体,考虑到术后孩子更需要妈妈照顾,决定由小然爸爸捐肝。
12月29日,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主刀为小然进行亲体肝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你能不能理解这种心情?我很害怕看到他,但不亲眼看到又放心不下。”术后,李清在监护室见到了浑身插满管子的小然,“为了防止不小心碰掉管子,小手小脚都被固定在床上,只能睁着大眼睛看我——他想要抱抱。”
手术成功只是开始,之后还有很多难关需要小然去闯。“术后第三天,小然浮肿得吓人,医生检查发现有血块压迫到输尿管,尿液无法排出。”李清面临是否要为小然进行二次开腹清除血块的选择。一边是还躺在病床上的丈夫,一边是监护室里的儿子,李清从来没觉得如此无助。她不知道,这么短时间内二次开腹,半岁的小然挺得住吗?
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十分钟,李清最终在手术单上签下名字。“我想着,浙大一院是在全力帮助我的小然,我也要全心相信他们。”
4/
病房里的每一位妈妈
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安慰自己的孩子
带着小然来到浙大一院,对于李清来说是一场压上所有的“豪赌”。很幸运,她赌对了。
二次术后,小然的情况每天都在好转,浮肿消退、黄疸数值下降、越来越有活力……两周后,转出到普通病房。
“我们在普通病房住了一个多月,其间也碰到了一些小状况,但我的小然很厉害,浙大一院的医生护士们也把他照顾得很好,他挺过来了。”李清说,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时间最难的是要每天喂孩子吃排异药。“服药前两个小时和服药后一个小时都要保持禁食状态,刚做完手术不能喝普通奶粉,只能喝一些不带脂肪的米汤,不顶饿,孩子饿得直哭。”李清说,病房里的孩子都是类似的情况,天天都能看到每一位妈妈在用不同的方式安抚自己的孩子。“我很佩服她们,真的不容易。”
5/
他就是正常孩子
调皮的时候该教训就教训
不用特殊对待
2020年2月13日,从入院到出院,过去了53天。李清抱在怀里的是即将8个月的、健康的小然。出院后需要两天一复查,每一次复查结果都不错,小然的状态也越来越好,三个月后,一家三口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开始需要吃激素药,所以小然的脸看着很大,不太自然,等到差不多一年后停了药,小脸就变回来了,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也看不出区别。”
“其实小朋友比我们想象中厉害得多,恢复能力很强。刚做完手术那段时间,我丈夫偶尔会说起刀疤有点疼,我就跟他开玩笑,你还没儿子厉害。”
如今,小然快4岁了,他也曾问起肚子上的刀疤是怎么来的。李清从不避讳,“这是他自己,还有杭州的一群叔叔阿姨努力过的证明呀。”
去年一月,李清生了二胎,小然也“升级”成了哥哥。“现在他已经是我的小助手啦,平时帮忙拿点东西,稍微照看弟弟几分钟,总是很积极。”
小朋友似乎都有用不完的精力,小然也是。偶尔调皮得令人招架不住,李清一点也不惯着,该教育的时候教育,该教训的时候教训。“有的人会觉得,孩子曾经生过那么一场大病,以后要加倍对他好,小心翼翼地护着,我就不这么想。”李清说,自己的孩子当然心疼,可是不能什么都由着他,该立好的规矩一样都不能少。“再说了,他现在恢复得这么好,就是正常孩子,不需要特殊对待。只有家里人先把这点做好了,等他长大了才不会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当时那么难都过来了,以后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李清笑着说。
6/
浙大一院“小黄人”公益项目
累计实施626例免费肝移植手术
荣获中国慈善榜“年度慈善项目”称号
2019年8月,浙大一院“小黄人”公益项目启动,为终末期肝病患儿提供免费救治。项目面向全国,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经济困难患儿家庭实施精准健康帮扶,切实减轻患儿家庭医疗经济负担,保障更多终末期肝病患儿得到科学、优质、高效的救治。
用实实在在的公益行动挽救濒危患儿生命,托举起困难家庭生的希望,这是我国著名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专家、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发起“小黄人”项目的初衷。
截至2023年3月27日,已累计实施626例免费肝移植手术,患者覆盖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200余区县。
“小黄人”公益项目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2022年5月30日,第十九届(2022)中国慈善榜暨《2021中国慈善捐赠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浙大一院发起的“小黄人”贫困患儿救助项目荣获“年度慈善项目”称号。
“我们救治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不懂人事的毛毛头,他们健康长大以后也许不会知道在浙大一院发生的故事,但能看着他们健康长大就是我们作为医生最大的心愿。”梁廷波教授表示,“小黄人”健康长大后,也许会成为科学家、医生、老师等各行各业的人才造福社会,把我们曾经给他们的爱再回馈给更多人,这就是爱的流动与传递。
(为保护隐私,文内患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