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爱软件下载 > 文章教程 > 网络热点 > 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嘉文校区四(9)班学生作品特辑

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嘉文校区四(9)班学生作品特辑

2023-04-16 11:16:29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unknown 阅读次数:540

临平区实验小学嘉文校区四(9)班学生合影

本版主持 黄莺

龙骨水车

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嘉文校区

四(9)班 胡郭腾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插稻芽。”这就是苏轼形容龙骨水车的经典诗句。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约始于东汉,是一种灌溉工具。我家老房子的横梁下就横卧着这么一架龙骨水车,就像天空中的一条飞龙。

听爷爷说,这架龙骨水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架水车有二十节,每一节相隔约三十厘米,由木车身、车轴、车槽、木链等组成,因一节节木链似一根根龙骨而得名。

最早之前,农业灌溉要从水塘里挑水,再浇灌到田里。听爷爷说,高祖父那时挑着一担担的水浇田,累得满头大汗,真是太辛苦了。但有了龙骨水车就不一样了,太爷爷那时就把龙骨水车的一端放入水中,将另一端对着水稻田,“吱呀吱呀”地踏着水车,河水就哗哗的跳进干裂的稻田中,就像一道小瀑布,水稻就欢快地喝起了水。就这样,龙骨水车养育了水稻,也养育了我们。

现在,龙骨水车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的灌溉技术,但龙骨水车凝聚了老祖宗的智慧,正因有他们的勤劳和智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如今,龙骨水车虽历经百年沧桑,却依然屹立在那里。

指导老师胡智芳:

龙骨水车,一个年代久远而又陌生的事物,小作者就从它的名字由来、它的样子以及它的作用和价值几方面向读者介绍,语言平实而又生动,让读者如亲眼所见,从而对这龙骨水车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一次比赛

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嘉文校区

四(9)班 祝伊晗

虽然过去了很多天,但我仍然还清晰记得周五的那次比赛……

比赛开始前,站在台后的我心里忐忑不安。只听主持人说:“比赛马上开始,请409班做好上场准备。”原本既激动又兴奋的我,突然变得神情紧张起来,手紧紧握成拳头,想:我表演时会不会出错?动作会不会不协调?总之各种问题在我的脑海里飘来飘去,让我变得更加紧张。我暗自为自己打气:“加油!你最棒!”

随着熟悉的音乐在耳边响起,我们六位小舞者立刻左手做成弯弓状,右手伸展在身后面做挥舞的动作,迈着轻盈的步伐小步小步地飘上舞台,此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班级其他三十九人也陆陆续续上场,全班齐诵古诗《满江红》。我们节奏一致,抑扬顿挫,气势恢宏,壮志响彻全场。舞台中央的我们继续翩翩起舞,右手时而向上就像一只燕子展翅高飞;左手时而向下就像这只燕子掠过湖面;双手时而伸展就像千手观音闪着耀眼的光芒。就这样,我觉得音乐就是我,我就是音乐,慢慢地,我越来越放松,越来越自信,就像在宋朝的皇宫里向全世界展示宋朝的美和实力。比赛结束后,我们的表演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经历这次比赛让我懂得了,比赛前一次次排练,才能在台上轻松面对,让我更加有自信。

指导老师胡智芳:

小作者善于留心生活,用朴实的语言把比赛前的忐忑不安,到比赛中的轻松如意,这个过程描绘得十分生动。尤其是对舞蹈动作的详细描写,给读者以极强的画面感。文章结构鲜明,语言流畅自然,展现出了一个积极向上、有极强民族自豪感的当代小学生形象。

如画般的校园

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嘉文校区四(9)班 刘易轩

校园可以说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今天就让我来带你们看看美丽的校园。

我们校园里有一个小农场,农场里面种着许多果树和蔬菜,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农场的门很奇特,样子像一个古老的茅草屋,仿佛穿越到以前农民伯伯们挥洒汗水的时代。

走进茅草屋,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有趣的农场。农场的田地里,种了许多绿色的菜苗,就像一块块绿色宝石打扮的农场。蝴蝶在飞舞,蜜蜂在采蜜,还能听见蟋蟀的弹琴声。我仿佛看见丰收的时节,同学们在农场一边收割,一边露出灿烂的笑容。

操场也很美。一棵棵小树笔直地站在操场上,像一个个卫士一样守卫着操场。肥胖的黄蜂和蝴蝶伏在花草上休息,油蛉在草地上低唱,鸣蝉也在树叶间长吟。

运动会时,操场尤其热闹!树木探着身子看着,就连鸟儿也被吸引了过来看同学们矫健的身影。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如画般的校园。

指导老师胡智芳:

小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校园美丽的景色,让读者身临其境,特别是校园里的小农场,读来仿佛回到了我们那个学生时代,让我们重温了那份美好的记忆。

最让我担心的事

杭州市临平区实验小学嘉文校区四(9)班 金祎桐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这话说得还真是。

都因为糖果这个“罪人”,让我开启了痛苦的看牙之路。去看牙的路上,我在妈妈的车上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真是害怕,恨不得跳下车直接从市区跑回临平。

到了医院,我内心更是恐惧。眼前的医生仿佛成了魔鬼。我看着工具,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轮到我看牙了,躺在椅子上,无能为力。医生扒开我的嘴,用那个照照,用这个敲敲,说:“她的牙齿没救了,牙根都烂了,只能拔掉了。”我听了这话,吓得小命都没了。医生拿出利器——针和钳子时,我哇哇大哭起来,一下子把嘴闭上,怎么也不张开了。就这样来来回回搞了三次,我终于放弃了“挣扎”,只得把嘴张开。扎了几针后,酸的、苦的味儿在我的口腔中回荡,太难受了。“钳老爷”上场时,我更是想让这一切快点结束,心想:会不会很疼?我会不会昏过去?……我越想越觉得害怕。最后,只听得“咔嗒”一声,一颗沾着血的烂牙被拔出来了,我心里悬着的大石头也落了下来。下了椅子以后,我的腿不停地颤抖,手心冒着汗,叹了一口气:“下次我再也不来医院了!我再也不要来了!”

经历了这件“苦”事,我也知道了:糖不能多吃,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度!

指导老师胡智芳:

亲身经历的事情才可以这么刻骨铭心,小作者从去看牙的路上开始担心,细致地描述了看牙过程中的挣扎和痛苦,到最后完成拔牙,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担心的过程伴随着拔牙的整个过程,让读者感同身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