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梅遇上科技 平均单果从10.5克提高到14克,糖度从10提高到14.4
2023-06-15 12:00:23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unknown 阅读次数:469
山湾里的科技杨梅特别醒目 记者 宣涛 摄
记者 宣涛 通讯员 李潇鹏
正是杨梅季。
提起杨梅,大家吃得说得最多的一定是慈溪的仙居的,大杭州并不是杨梅主产区。
然而就在上周六举行的首届长三角精品杨梅推介会上,来自富阳区场口镇乌畴溪新村春蕾果园的“黑炭”杨梅,在长三角优质杨梅产区的127件杨梅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场唯一、也是最高奖项——最佳风味奖。
现场专家这样点评春蕾果园的“黑炭”杨梅:“果形圆润,紫黑亮丽,散发自然果香,味道层次丰富。”
这么优秀的杨梅是怎样“炼”成的?因为杨梅遇上了科技。
路过杭新景高速场口互通附近,你能看到路边的山湾里有一大片白色大棚,从山脚就势延伸,这里就是高科技杨梅的所在地。
“这片杨梅,味道一直不咋样,前些年最大的用途是用作泡酒。”春蕾生态农业负责人曹少疑说起了杨梅的前世今生,2021年,在多方考察论证后,春蕾以合作经营的形式开始管理这100亩杨梅林,让它们“住”进了大棚。
专家评估:这些杨梅有潜力,10年的树龄正进入丰产期,品种主要以东魁、黑炭(荸荠种)为主,缺的是现代农业科技和人工管理。
“要让杨梅长得好,我们就要给它最好的生长环境。”曹少疑说。走进大棚,各种设备设施全自动地保障着杨梅生长。
大棚外那台机器叫空气源热泵,用作调节棚内的温度、湿度;棚顶是补光灯,可以根据太阳光自动调节棚内光照的强弱;雾化系统随时为杨梅补充水分;棚旁边有个自动卷膜器,可以任意角度地为杨梅树打开天窗,调节棚内外的空气循环;还有气肥机,杨梅要通过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配比偏少,杨梅“吃不饱”怎么办?通过数字化检测,按最合适的配比为杨梅提供气肥……
去年“小试牛刀”,杨梅获得杭州市首届优质杨梅金奖,通过优选包装,冷链运输,价格从5元一斤到了80元一斤。
今年更是“大功告成”:已经成熟上市的黑炭品种,从以前露天的小个头(特级为10.5克),到今年平均单果重量超过14克,最重的有24克。
杨梅糖度,也从普通杨梅的8-10提高到了14.4。“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科技,杨梅的酸甜度也可以精准调控,你想吃几分甜、几分酸的杨梅,就像喝奶茶一样可以点单。”
相比传统种植模式,大棚杨梅还可以将采摘期从两三周延长到两个月,即使梅雨季雨水增多,也能最大限度规避甜度下降的风险。6月15日,大棚东魁杨梅也将开摘。
当杨梅遇上科技,这样的杨梅你想尝尝吗?15筐春蕾杨梅清晨采摘,下午快递到家。
活动参与方式:下载橙柿互动App,在橙友圈#我们大杭州#话题下发帖,说说#你吃过的大杭州杨梅#,“图片+文字”“视频+文字”“纯文字”皆可,带上标签#春蕾杨梅#。
福利:我们将优选15个人气帖子,送上杨梅一筐。
发帖截止日期:6月18日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