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呼我为 枝叶关情——“八八战略”指引下的杭州基层善治
2023-06-20 11:45:53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unknown 阅读次数:15
(上接01版)
民呼我为 解决“急难愁盼”惠民生
中午11时不到,翠苑一区老年食堂——“翠食坊”饭菜飘香,老人们纷纷自觉排队而入。食堂进门处有一台智慧用餐机器,居民杨国财刷脸认证后,屏幕上立即弹出了用餐建议:今日不宜食用海产品。
“绑定个人健康档案后,系统会根据个人情况对当日菜品进行甄别推荐,对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个功能相当贴心。”杨国财说着,花了9元钱,点了一荤一素。 然而,回到20年前,别提优惠的饭菜价格、智能化的用餐系统,即便是按时吃上一口热饭,对上了年纪但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们来说,都是件烦心事。
2003年5月23日,习近平同志第二次到访翠苑一区时,特地走访了居民家庭,与居民话家常、聊生活。“年岁大了买菜做饭不方便”“家里人少,每次做了也吃不完”“有时会忘记关煤气,存在安全隐患”……对浙江理工大学退休教师郑祖华等老人提到的这些困难,习近平非常重视,当即建议为老年人建一个食堂。
也就是在这次调研中,习近平提出,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为居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反映强烈的一些事情。
同年9月26日,翠苑一区社区老年食堂落成,成为浙江省第一家社区老年食堂。这个食堂约50平方米,十来个座位,每天光顾的老人络绎不绝。此后,食堂根据老人们的需求又进行了多次提升:2011年,重新装修,更新了全部炊具和用餐设施;2018年,搬迁新址,面积扩大到近220平方米;2022年,搬到小区中心位置,方便更多老人就餐,对特殊老人还推出免费送餐上门服务。
“这么多年,我的中餐基本都在社区食堂里解决,方便又实惠。”20年后的今天,郑祖华仍感念于心。据不完全统计,翠苑一区老年食堂自建成至今已累计服务老人80余万人次。
民呼我为,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翠苑一区始终孜孜以求——
近900名孩子活动空间少、托育问题突出。社区将公共用房整合成托幼、课外科普等普惠性婴幼儿托育中心、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
小区中心的九曲池,曾因积淤气味难闻。社区多次整治,清淤引水、绿化改造,还引入了水质净化系统,九曲池彻底变成“清池活水”。
这样的暖心事不胜枚举:69幢房屋斑驳的外墙修旧如新了;窗外“四小件”变得整齐划一;通过整治“多”出上百个停车位;新添了3个休闲小公园……回眸二十载,目光所及,皆是温暖。近年来,翠苑一区居民满意度数据一直在96%以上。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年间,在“民呼我为”工作理念指引下的善政,也从翠苑一区走向杭州乃至更广阔的天地: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全面推进,目前杭州已累计建成养老机构249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27家,上线“全城通”老年食堂(助餐点)400家,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达1138家,可提供托位4.9万个,建成婴幼儿成长驿站460家……一项项源于民生诉求的暖心举措,绘就了“天堂杭州”的幸福民生图景。
创新治理
聚力基层善治结硕果
小区环境日益改善,民生设施相继落地,但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依然困扰翠苑一区。
已到中央工作的习近平同志,仍心系翠苑一区。2010年7月23日他回信翠苑一区社区党委,勉励他们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创新社区管理理念,完善社区工作机制,并用十二个字为社区工作指明方向:“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
殷殷嘱托,激发翠苑一区进一步在“民呼我为”中创新探索基层善治的举措,他们首创的“孝心车位”便是其中一例。 2017年,翠苑一区社区党委成员在走访中发现,小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1834人,由于老小区车位紧缺,子女回家看望老人时停车困难。为此,社区党委在全国率先推出了18个“孝心车位”,回家看望父母的子女可以免费停车5.5个小时。
不过,在一片叫好声中,新问题又来了——“孝心车位”有时不够用,有时会空置。为此,翠苑一区升级“孝心车位”,一方面数量增加到36个,另一方面开通线上预约车位,实现了随时约、精准停。为了让“孝心车位”得到最大化利用,他们还设立了“礼让积分”,车位“空闲”时正常停,被需要时能够灵活调剂。
“我们对经常礼让车位的业主,适当减免物业费、停车费,由此逐步形成全体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氛围。”翠苑一区社区党委原书记张爱民介绍说,如今“孝心车位”预约和使用率已超过80%。
6年来,“孝心车位”走出翠苑一区,延伸到杭城1300余个小区,累计设立近5000个车位。并从杭州走向全国,落地宁波、西安、扬州等多个城市,成为一道向善的城市风景。
在实践取得成果的同时,“民呼我为”在基层治理中的探索,也有了新的收获——民有所呼,党政来应,更需大家来为。小区里越来越多的民生事,通过大家议、大家为得到妥善解决。
比如,幼儿园扩建,起初反对声不少,社区前后召开了36次居民议事会,调整扩建方案,消弭了反对者的顾虑,让更多孩子就近入托。
对于翠苑一区的“呼应为”,省委党校干部教育学院院长周育海作出了高度评价:激发了居民主动参与、有序参与的积极性,“众人的事情众人参与、众人献策、众人出力、众人解决”,把基层党组织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事实上,这个“呼应为”还在不断引入新力量。去年初,翠苑街道以翠苑一区为试点,推出“大物业”改革,引入品牌物业,将保洁、绿化、公共设施等统一管理,避免了条块间相互推诿扯皮的困境;同时也通过专业力量,统一运维“翠品牌”系列民生综合体,让老小区享受到高品质物业服务。 这一改革运行半年多来,变化显而易见。翠苑一区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嘉岚直说:“小到马桶堵了、灯泡坏了,大到找月嫂、找保洁、陪孩子,老百姓有事都找得着人。我们社工为百姓服务,也不再‘有心无力’了。”
居民们的满意还来自于小区里“翠品牌”的专业服务。老年食堂提升为“翠食坊”后,多了刷脸用餐的便捷;居民活动室改造为“翠邻里”,休闲娱乐一站式搞定;“翠乐园”每周固定开展亲子活动,实现科学育儿……
(下转03版)